”峰湃公司的紅外線焊接機等產品的性能國際一流,而價格卻低于其他大品牌,連世界500強企業都喜歡采購使用……“
聽著上海晨鳳實業發展有限公司董事長潘劍峰的介紹,記者提出疑問:“我們在談晨鳳實業通過創新券資助,得到科技牛產學研平臺咨詢服務。峰湃公司與此有什么關系呢?”
潘劍峰笑著解釋:“這個項目不僅幫助企業完成了焊接技術升級,達到國際先進水平,而且帶來意外收獲——峰湃公司成立,企業由此打開了產學研融合發展的新局面?!?/span>
晨鳳實業始終專注塑料焊接業務,研發生產的超聲波焊接設備在塑料焊接領域有著較強優勢。這對早期的熱板焊接、摩擦焊接是一種技術升級。但是,超聲波焊接依然存很多不足。為了滿足塑料制品市場需求,以及客戶對焊接質量的更高要求,產品需要不斷升級迭代。
新的技術升級大方向在哪里?更高層次的技術升級需要怎么做?顯然,靠企業一己之力難以完成。需要借力,借外腦。
這時,他們通過培訓宣講活動了解到創新券政策,并通過國家技術轉移東部中心介紹,委托上海一實網絡科技有限公司(科技牛產學研平臺),就塑料焊接最新技術,尤其是紅外焊接、激光焊接技術進行調研分析,形成產業技術戰略發展規劃報告,為公司中長期戰略布局、技術研發提供參考。
尤其重要的是,還要委托“科技?!逼ヅ湎嚓P科研資源,完成當前技術瓶頸的突破,提供面向當前實際問題的解決方案并實現。
潘劍峰說:“我們是新公司,需要把力量集中在新產品開發上??萍寂.a學研平臺幫助企業對接研究機構和高校技術,幫助完成了許多瑣碎的事務性工作,使企業能夠專注做自己擅長的事?!?/span>

潘劍峰介紹,近幾年,進口設備多采用紅外焊接;而國內這方面發展較晚,在精細焊接領域尚屬空白。個別企業研發紅外精細焊接設備處于初期階段,許多技術指標都不過關。針對項目需求,科技牛產學研平臺從行業調研、技術調研、開發可行性三方面著手,分析紅外線焊接、激光焊接技術發展現狀,梳理相關領域科研成果,并在前期調研基礎上,對項目進行了風險評估。項目組通過篩選現有技術文獻和已公開的專利成果,分析科研團隊的研究進展和匹配度,發現中科院上海技術物理研究所在紅外線控制領域擁有先進技術,與晨鳳實業的需求十分匹配。于是,科技牛產學研平臺組織技術需求方潘劍峰,科技牛產學研平臺創始人陳鵬、項目負責人談健,以及中科院技術物理研究所胡亭亮博士進行了深度交流,開啟了產學研協同創新之旅。正當研究工作緊張進行中,寧波某企業為了拿下國外一個訂單,正在尋找能滿足南美高質量產品標準的紅外焊接設備生產企業。研發團隊的科研成果受到寧波這家企業認可,承擔并完成了該設備的開發任務,設備技術性能指標優異。研發團隊人員知識技能互補,按照項目規劃,不僅搞技術開發,還開展了市場推廣、方案模擬、專利梳理和技術培訓等工作。胡亭亮博士經常到工廠一起搞科研,制定創新方案,還和項目組成員一起拿來進口設備討論其優缺點;周末驅車100多公里,到上海以外的某企業研究先進焊接設備,分析其應用場景,修改創新方案。隨著三方合作的深入,為了新產品研發更精專,做強企業核心競爭力,決定采取成立新公司的方式加深合作,以科研機構、企業、一實科技、技術團隊按一定比例占股,注冊資金1000萬元的方式,成立了峰湃科技(上海)有限公司。峰湃科技目前已經掌握紅外焊接核心技術,打破了國外產品壟斷,填補了國內市場空白。產品應用在行業中處于中上游水平,主要客戶有:日本佳能公司、豐田紡織,美國3M、GE,國內寧波均勝集團、寧波艾倍斯、吉利汽車等,獲得用戶高度評價。某跨國公司先是中國業務用了峰湃紅外焊接設備,后來擴大到全球業務都使用。公司已擁有超聲波行業中最核心的三大模塊技術:壓電陶瓷、換能器、發生器研發升級技術,目標是向著中國超聲波專業化發展方向努力,將產品做細做精與國外同行同臺競技。“峰湃科技的成立,是創新券支持項目帶來的意外驚喜?!?潘劍峰說,中科院有人才和技術資源,企業擅長市場運營,峰湃科技將各方優勢集于一身?!捌髽I創新升級不能太急功近利,播下科研的種子悉心澆灌,若干年后一旦發芽,相信會有意想不到的突破性發展?!?/span>潘劍峰認為,創新券政策好處在于匹配對接了創新資源、融資渠道,降低了中小企業和創業團隊科研成本;同時,激發企業創新活力,提高科技資源利用率和共享水平,對有創新想法的企業幫助很大。
而科技牛產學研平臺通過這個項目,提升了服務理念,實現了服務模式升級。業界贊賞這個“授之以魚+授之以漁”的做法,不僅推動了企業技術躍升,還為企業創新工作賦能,好似在創新驅動發展的主體上“基因再造”。
支持企業:上海晨鳳實業發展有限公司
上海晨鳳實業發展有限公司是國內領先的生產振動摩擦焊接機、震動摩擦焊接設備、汽車檢測設備、熱熔機、熱鉚機、超聲波焊接機、超聲波塑料焊接機、塑膠焊接設備、模具/治具的供應商。
服務機構:上海一實網絡科技有限公司(科技牛產學研平臺)上海一實網絡科技有限公司(科技牛產學研平臺)是由上海交通大學海外教育學院團隊與技術轉移專家、科研專家、企業家共同組建成立,致力于打造中國領先的產學研+互聯網平臺,成為“企業技術的對接中心,科研成果的轉化中心”??萍寂R雅c國內50余家著名高校形成戰略合作關系,全國2175位經驗豐富的科研專家團隊長期合作,并與以色列、德國等國際優秀項目成果達成對接合作。
原文章標題:《服務升級:授之以魚+授之以漁——晨鳳實業超聲波焊接設備向紅外線焊接轉型的故事》,作者:科技日報王陽